目前,我国南北方均已进入流感流行季节,以甲型H1N1亚型为优势毒株。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虽然总体处于低水平流行,但受节日期间人员流动增大等因素影响,不排除出现小幅波动的可能性。此外,冬春季还是其他呼吸道病原的活跃季节,旅途防护不能忘。
1.出行前,应提前了解目的地正在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目的地的天气如何,并根据天气状况准备合适的服装。
1.旅途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环境密闭、人群密集的场所时,建议科学佩戴口罩。
6.随时做好手卫生,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接触公共设施后勤洗手或用消毒纸巾擦手。
7.出行期间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应暂停旅行,注意休息;若症状加重,要佩戴口罩及时到就近的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返苏后,若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出境旅行市民,除发热外,假如慢慢的出现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境外旅行史,以便帮助医生做准确诊断。
在我国,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易引起聚集性疫情,旅行团、游轮、度假村中常有疫情发生。赴东南亚、非洲旅行,若存在不洁饮食,则有感染霍乱的风险。
1.旅行期间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应饮用开水或未开封的预包装水,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特别是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一定要煮熟后再食用,吃水果要清洗干净。
4.出行期间,假如慢慢的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切不可大意,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赴东南亚、非洲等气温较高的地区旅游,存在感染登革热、疟疾等疾病的风险,上述疾病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其中,登革热的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发热、皮疹、全身疼痛等;疟疾的典型症状通常表现为寒战、高热、出汗,伴头痛、乏力、呕吐、食欲不振及四肢关节酸痛等。
2.抵达目的地后尽可能的避免蚊虫活动高峰期到户外活动,活动时,要穿好长衣长裤,的皮肤要喷涂驱蚊剂。
4.返苏后,注意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主动向医生说明旅行史。
猴痘病毒有分支Ⅰ和分支Ⅱ两个分支,两个分支又分为Ⅰa、Ⅰb和Ⅱa、Ⅱb亚分支。其中,猴痘病毒Ⅰb亚分支主要是通过性接触、家庭内密切接触、无防护医疗护理接触等密切接触传播。其它日常共餐、同乘车等一般接触导致感染的风险较低。
目前,除非洲外,已有瑞典、泰国、印度、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巴基斯坦、阿曼、中国等12个国家报告了输入性的猴痘病毒Ⅰb亚分支感染病例,其中英国和德国的输入病例导致家庭续发病例。
3.如接触过疑似猴痘患者,并出现了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尽快前往医疗机构,告知医生症状和可疑接触史,以得到及时的诊治。前往医院途中和就诊时应科学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着长衣长裤,确保遮住所有损伤皮肤,尽可能的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选择去非洲旅行的市民,抵达非洲后不接触啮齿类、灵长类等野生动物及其污染环境。
5.回国入境时,若已出现了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主动向海关申报,并配合海关工作人员按规定程序落实检疫查验措施。
6.其他与疑似猴痘患者有接触史的人员以及其他从非洲入境人员,返苏后应开展自我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做好个人防护,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接触史或旅居史。
2024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报告了数例人感染禽流感散发病例,主要是通过非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和污染物等导致感染。
1.旅行期间,尽可能的避免接触禽鸟,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若必须接触,应加强个人防护,如戴口罩、手套,并在接触后尽快用肥皂及流水洗手。
4.若出现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佩戴口罩尽快就诊,并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禽类接触史或是否去过活禽市场。
来源:苏州疾控、姑苏晚报,本文内容为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私信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9.8分+MVP!最强姆巴佩上线连胜!广厦赢浙江德比 布朗34分孙铭徽16+10+5+5
独角兽早报 红杉中国宣布收购Marshall马歇尔集团;小米SU7总交付量已超过15万辆;Rivian挑战特斯拉FSD
扬州第二大超市冲击港股IPO,江苏省政府投资基金为股东,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超10亿元
Android 16 Beta1已亮相:升级名单、功能、时间,也已清晰!
【扫码浏览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