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我国行·长江之歌丨镇馆之宝请出列③:十节玉琮良渚文明的创作为何会来到四川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喷涂项目 > 厨具喷涂加工

文明我国行·长江之歌丨镇馆之宝请出列③:十节玉琮良渚文明的创作为何会来到四川

2024-12-29 13:39:16 厨具喷涂加工
  • 产品概述

  长江——中华文明的摇篮。一万年的文明史,很多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物,勾连起长江的古与今。

  即日起,“文明我国行·长江之歌”专题报道推出:“文物篇——镇馆之宝请出列”,经过对长江沿线博物馆“镇馆之宝”、地标性文物奇迹等可移动与不行移动文物的看望,发掘长江沿线文明遗产的多重价值,共叙长江文明根由。

  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十节玉琮是镇馆之宝级的文物。它带有典型的良渚文明痕迹,却在被打造出来之后的一千多年里,曲折流离,来到了悠远的金沙。正如这件玉琮相通的中孔标志着沟通六合相同,玉琮从长江下游来到长江上游,相同证明早在3000多年曾经,古蜀人与外界沟通之严密,远远超出今人幻想。

  玉琮最早在约5000年前流行于浙江、江苏等环太湖区域的良渚文明中出现。在距今4300年左右,良渚文明消失了。不过,玉琮却在更多的当地传达开来。金沙出土的玉琮共有十节,高22.2厘米,从资料、工艺、造型、纹饰来看,和金沙其它三千多件玉器都不同,反而和良渚部分玉器相同出现青绿色,质地晶莹剔透,玉琮每一个转角处还雕刻了人面形图画,全器合计40个,刚好良渚的出土文物中也曾发现类似图画。

  从种种痕迹来看,这件十节玉琮不是金沙的著作,应该是良渚文明中距今4500年前后的著作。或许伴随着人群的四处迁徙、移动和久居,在不相同的区域的文明沟通与磕碰中,曲折流离来到了成都平原。

  中华文明历来都以敞开之姿彼此学习学习。这件十节玉琮跨过1000多年的时空从长江尾来到长江头,成为古代文明沟通的生动见证。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

【扫码浏览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