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新春到来之际,郑州城市上空迎来连日飘雪,与银色世界的美景相比,郑州除雪“边下边清”的“快速反应”在网上更引人关注,网友频频点赞,赞语赤诚。
目前,郑州正紧紧围绕“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总目标,聚焦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现代化,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拼搏与奋进,努力推动国家中心城市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
2023年,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党组全面贯彻落实郑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悟“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结合城管工作实际,提出“百姓城管、服务百姓”工作理念。
并借智。运用社会治理理念,实施“头脑风暴”,健全城市管理,不断实现“三个转变”:从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管理向服务转变,被动工作向主动工作转变。
且借力。在重点项目、难点问题上,建立临时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性,让相关各方去参加了,尤其是让市民代表发表意见、实施监督,借力发力,形成合力,最终穿珠成链、聚沙成塔,汇聚起“红色矩阵”,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
如今,从“郑点亮”“郑路平”“郑好停”等市政设施管养水平的提升,到撤围挡、清“牛皮癣”、文明养犬等“小”处“细”管的毫不放松;
从提早做好“预备”姿势迅速展开“边下边清”除雪行动的“走心”,到遍布市区接近600座可供各类户外劳动者歇脚“爱心驿站”的“暖意”;
从“云端”推动数字城管平台与网格化基层治理平台融合,基本实现数据通、热线通、业务通、调度通,到“实地”推行城市“序化、亮化、美化”;
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服务”这个理念需要像一颗“种子”一样,“种”在党员干部的内心深处,通过不断浇水施肥,带动所有在岗人员,主动自觉释放岗位能量。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拿出了自己的办法:坚持突出政治建设这个“总统领”。局党组持续跟进学习习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强化“第一议题”制度贯彻落实。用好“学习强国”“河南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抓实理论武装这个“总路径”。党组成员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当好示范,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学出坚定信仰、学出使命担当”,以“领导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各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每周半天理论学习”制度,推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坚持筑牢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总理念”。局党组持续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大力倡树“百姓城管、服务百姓”观念,教育引导全系统干部职员从管理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从行政思维向法治思维转变、从利我思维向利他思维转变,全局干部职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务实重做,形成了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干部职员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今年年初刚刚走马上任负责市局宣教处工作的王冰说,“一进单位就来了精气神,就想干事情,还要有结果,见成效。”
85后工作人员于显龙,在本子上记下了工作大会上印象最深的两句话:“珍惜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资格和机遇”和“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底气和力量”。
只说不练空把式,想明白了,就要干实事。比如,郑州从去年年底接连降雪,第一场雪后市局“中枢”周密部署了除雪方案,第二场雪到来前,各相关单位已把被动听指令,转变为主动做功课,备足人、车、物,雪来,即应战!
又如,新春将至,如何增加城市的色彩映衬城市发展与节日的喜庆?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先小范围挂起灯笼做好“试验田”,既不铺张又凸显氛围,进而在重要干道挂起红红的灯笼,让市民感受节日的喜悦,让城市在夜色里闪耀!
郑州街头部分施工围挡,占路扰民,引起群众不满意,城管部门就要想办法,解决好问题。
“没想到会在设立围挡的项目工地成立临时党支部,而且自己作为社区代表去参加了。”巴帅是郑州市紫南办事处街道社区代表,第一次因为社区内的紫辰路要开挖道路设置围挡而成为临时党支部的成员。
“设置围挡前我作代表征求并收集了居民与商户的意见和建议,在原围挡设置规划上增加了2处出口,方便大伙出行。”巴帅说,这种打破实施工程单位设围挡“一言堂”的做法,群众意见能得到尊重、意愿能得到回应,将可能会产生的矛盾进行了事前预防。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临时党支部,解决难题,服务于民,是郑州市城市管理局推行“网格化”治理的“”。
该局将郑州市数字城管平台与郑州市网络化平台实现了“数据通”“热线通”“业务通”“事项数据融合”“指挥调度通”;将市城管局系统562名市级执法、市政、环卫、停车、路灯、公用(水、暖、气)等专业处置人员下沉市内八区一级网格、兼顾部分二级网格,形成“红色矩阵”,并组建专职网格巡查员队伍、接件员队伍、处置员队伍等,努力实现问题快速发现、及时处置。
通过“顶层设计、底层突破”,针对“路不平、车难停、灯不亮”等问题,将“郑路平”“郑好停”“郑点亮”等专项治理工作作为“书记项目”重点,成立专班临时党支部,让党支部来统筹社会资源,凝聚各方力量,用“书记项目”示范带动网格化基层治理各专项工作开展,用“小切口”做好城市治理“大文章”,以“小服务”带动城市面貌“大变化”。
这期间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党组全面总结该局系统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琢磨”出一揽子工作方法:
——明确方向,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属地和职能部门“条块结合”,凝心聚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理顺机制,以属地管理为主体,“块抓条保”,市、区职能部门主动融入,形成察觉缺陷、处理问题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找准定位,职能部门要积极作为,“以条促块”,当好指挥员、战斗员、服务员,指导好、帮助好、服务好基层单位。
——形成合力,发挥“条”的作用,确保“块”的功能慢慢地加强,“以块保面”,形成党建引领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的强大动力。
统计显示:目前郑州市区两级城管部门与属地办事处结合,“郑好停”成立临时党支部34个,参加党员干部人数1032人,普罗旺世社区、正弘城商圈等7个示范点和27个示范网格已实现常态长效管理。通过盘活、新建、共享等多种举措增加泊位供给59.3万个,智慧停车系统注册用户数突破300万人,接入停车泊位59.1万个。
除“郑好停”项目外,“郑路平”“郑点亮”依托一级网络单元,分别成立专项工作临时党支部,其中“郑点亮”建立8个临时党支部、32个党小组责任区,2023年亮灯道路197条,亮灯里程129.4公里,机场高速主线已实现亮灯;“郑路平”成立33个临时党支部,完成道路中小修50.2万平方米,治理提升窨井盖5.69万个;累计打造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示范点184座;重拳出击开展施工围挡、违法建设专项整治,累计规范围挡201公里168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2762处160.6万平方米,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保民生。计划实施市政设施和公用事业两大类项目65个。其中,公用事业类项目40个。在供暖方面,完成华润登封电厂引热入郑长输供热管线工程,开建中心城区市政管网建设提升等项目;续建华润登封电厂和大唐巩义电厂引热入郑市区输配管网工程。在污水污泥处理方面,完成南曹污水处理厂一期、陈三桥污水处理厂二期提标改造等工程;加快建设新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综合智慧能源利用工程、三环四环再生水连通管及配水管网工程。在环保能源方面,快速推进储气设施提升和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城市生命线保障方面,加快花园口水源地提升和南水北调口门改造,开建续建九龙水厂一期、京襄水厂一期、东周水厂提升等工程,突出抓好郑开同城东部原水干管、石佛水厂改造两个市级重点项目。
市政设施类项目25个,最重要的包含:新开移动排涝应急能力提升、杨金明渠雨水系统完善、雪松路下穿南水北调综合管廊等工程。完成京广快速路(中原路—北三环)段中修、西三环郑上路互通立交病害整治、郑平路等10条道路路灯高低压设施改造及15处道路积水点治理、10公里排水管网改造、1200公里雨污管网清淤、13座泵站提升等项目。
强保障。纵深推进“郑路平”专项行动,完成道路中小修50万平方米。持续巩固道路窨井盖集中整治成效,实现动态清零。梳理总结“郑点亮”工作经验,研究建立管用、高效的路灯管理办法,推动《郑州市夜景照明专项规划(2020—2035)》实施,打造具有郑州历史、人文特色的城市照明体系。逐步的提升道路绿化品质,开展标准段绿化景观建设,营造多花多彩、简洁大气的城市绿道。
计划新建改造供水管网85公里、燃气管网102公里、供热管网31.5公里,新发展天然气用户8万户,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持续深化供水一体化一张网改革,完成经开区、郑东新区白沙园区、上街区、新郑市龙湖镇供水业务整合。供热一体化改革,重点实施集中供热一体化管网联通改造,持续稳定压减供热天然气用量。常态化开展城镇燃气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实施非居民用户“瓶改管”工作。
坚持精细保洁,扩大机械作业覆盖面,计划新增新能源环卫作业车辆150台。做优生活垃圾分类服务,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提升分类实效。加快新密垃圾焚烧电厂、巩义垃圾焚烧电厂、荥锦电厂迁建项目建设,督促登封市、巩义市、新密市做好填埋场规范化封场。加快公厕和户外劳动者驿站建设,新建公厕30座,新增“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示范点20座。规范建筑垃圾处置,开展建筑垃圾及工程弃土堆体专项整治行动。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果,持续开展排查工作。
重治理。持续深化交警城管联合执法,稳步推进“郑好停”序化攻坚。加快智慧停车系统建设,实现智慧停车“一码通”,构建全市停车一张网。突出抓好施工围挡管理,建立围挡审批、监管、执法、监察“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占道经营、露天烧烤、违法建设、餐饮油烟和“小广告”治理。大力提升文明养犬程度,每周开展不少于2次联合执法行动,提升广大市民的文明养犬意识。
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机制,推动设立郑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深入践行“百姓城管、服务百姓”理念,加快城市网格与基层治理网格融合,提升两个网格平台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速智慧城管建设,谋划申报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预警工程、城市防汛系统(二期)、新城建二期城管板块等项目,逐步实现城管业务系统全覆盖。聚力打造郑州城市综合执法品牌,推广“综合查一次”工作法和“五室一庭”行政执法保障机制,加快执法队伍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全方面提升执法队伍形象。
未来,坚持党建引领践行“百姓城管、服务百姓”之路任重道远,郑州城市管理人策马扬鞭,踔厉前行!
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今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坚持自主创新、分步建设、渐进发展,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为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金秋九月,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无人机、无人驾驶、云计算等“技术活儿”正在神州大地上描绘着一幅绚丽多彩的“现代耕耘图”,让大国粮仓更丰盈。
9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19日正式对外发布,这是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
卡塔尔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分析391名志愿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样本中的数千种分子,绘制出人体及其复杂生理过程的分子图。
(记者付丽丽)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发布的最新通报显示,今年9月至11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概率为55%,而今年10月至明年2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会增加至60%,厄尔尼诺现象在此期间再次发展的概率微乎其微。
在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周年之际,我国决定面向世界各国开放12个核科研设施和实验平台。
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人工影响天气观测平台——中昆仑山顶人工影响天气云水资源综合观测系统平台日前已完成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日前,清华大学戴琼海团队在《细胞》上发表最新工作成果,宣布新一代介观活体显微仪器RUSH3D系统的问世。
中央宣传部日前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集中宣传了他的先进事迹。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宣读了《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
将为我国下一代星地海量数据传输体系规划和我国新一代卫星地面站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9月上中旬,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参与“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活动,记录下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西藏实践。
“水库总库容22.49亿立方米,相当于360个西湖。”站在160多米高的大坝上,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新疆叶河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孟涛一脸自豪。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已于近日真正开始启动。实验室依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家单位组建,并设有学术委员会。
眼下,在红河哈尼梯田元阳核心区的阿者科村,梯田即将迎来收割,不时能听到村民们在家里磨镰刀的声音。梯田红米、稻田鱼、鸭蛋等当地绿色特优产品知名度、美誉度逐步的提升,产业的发展让世界遗产品牌惠及当地群众。
一项新研究称,海洋鱼类的灭绝风险远高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初步估计,从2.5%增加到12.7%。法国蒙彼利埃海洋生物多样性、开发和保护部门研究人员称,IUCN撰写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覆盖了超15万个物种,指导全球各地保护最受威胁的物种。
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了解到,该台恒星物理研究团组和天文技术实验室近期基于机器学习,合作开发了快速计算恒星—行星系统潮汐演化的方法。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发展中部地区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对于促进当地乡村全面振兴,赋能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意义重大。
据《全国科技小院发展报告(2024)》显示,自2009年第一个科技小院成立以来,科技小院数量迅速增加、参与主体愈加丰富,目前全国已建成1800多个科技小院,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去参加了,参与专家达2700余名、入驻研究生1万余名。科技小院发展模式日益成熟,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织力量。
【扫码浏览手机站】